为深入探索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,第三期市管干部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”专题进修班第三组学员先后走进司徒镇和丹阳港开展专题调研。通过此次实地考察,调研组深入了解了两地以党建为引领,推动产业转型、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。



9月10日下午,第三组学员走进司徒镇杏虎村和屯甸村,探寻乡村高质量发展的“红色密码”。小组首先参观了杏虎村许杏虎、朱颖烈士纪念馆以及杏虎水蜜桃合作社。杏虎村党委书记黄兢向全体组员介绍了杏虎村“党委+合作社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村级水蜜桃产业的概况。村党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,将许杏虎、朱颖烈士纪念馆作为党员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,激发党员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上的精气神;主动对接赵亚夫及其团队,引入优良品种,坚持标准化、科学化生产,确保产品绿色安全。村党委发挥党员大户示范带头作用,通过“1+N”模式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,成立多家果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。每年举办“杏虎仙桃采摘节”,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,水蜜桃远销全国各地,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。此外,还整合资源打造农旅产业链,昔日贫困村变身“桃花源”。



在屯甸村军逸茶厂,负责人荆玉方向所有组员介绍了村党委以党建为核心驱动力,聚焦村级资产盘活,老茶厂高质量发展中的痛点、难点问题,通过建强组织堡垒、发挥党员作用、创新发展模式,引入优秀管理团队,推动茶产业从传统种植向 “种植+加工+销售+文旅”全链条升级,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“茶”动力,让老茶厂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。目前,屯甸村茶厂拥有 200 亩生态茶园,已成为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。近年来,面对干旱、市场波动等挑战,屯甸村党委带领党员攻坚,以“解难题、促发展”为导向,通过创新合作模式,拓展销售渠道,不仅稳住了茶厂经营,更是打开了“量质齐升、产销两旺”的良好局面。



9月22日下午,第三组学员来到镇江内河港丹阳港作业区调研,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丹阳港整体规划以及建设以来的运营情况。丹阳港始终秉持创新融合的理念,激发发展活力,积极探索“联合党建 + 聚合业务”的融合发展模式,将党建工作与港口运营、项目建设紧密结合。以党建为引领,丹阳港不断优化服务质量,利用党建平台,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合作,通过开展“联合党建”活动,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拓展“聚合业务”渠道,提升港口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。未来,丹阳港还将继续深化党建工作,不断探索创新,以党建引领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,为丹阳经济发展输送蓬勃动力。

此次调研,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实践课,更为探索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。调研组成员将认真梳理成功经验和做法,形成更为详实的调研报告,为丹阳“智造名城 运河明珠”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
(供稿:第三组学员 丰艳)